公益组织管理漫谈:风险管理一念间
平台消息
2019-02-20

编者按


好公益平台的使命是通过助力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最终高效和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在2018年好公益平台与全球发展孵化器(GDI)联合团队开展的“影响力规模化”专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无论公益产品处于发展的哪个阶段,面临的挑战几乎都与组织能力和资源相关。

 

如果说组织能力包含方方面面的能力,那么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不同的公益组织应如何面对和管理风险?

 

新春伊始,我们特别邀请好公益平台战略合作伙伴——普华永道风控部门高级经理许春月女士撰写此文,希望对正在公益之路上努力前行的伙伴有所裨益。

 

瑞犬辞旧岁,金猪迎新春。不巧的是,我们团队的一个伙伴却生病了。这位伙伴平时身体素质不错,生活习惯也很健康,还是健身房的常客,所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自信;重养生、轻看病,无视自己身体已明显不适的信号,不去及时就医。直到夜半病重才紧急送医,险误时机,导致连续输液一周,自己苦不堪言,悔不当初。

 

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由此我联想到,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机体,可以视作一个组织,保健防病就好比是对这个组织的风险管理,应该布设三道防线(如图1):



第一道防线是基因、性格、成长和生活环境,即先天的因素;



第二道防线是饮食起居、健康运动习惯等,即主动的免疫系统加强行为;



第三道防线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控,如体检、日常血糖血压的监控、针对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回应等,即主动发现疾病和应对的行为。

 

图片1.png

图1


大家都希望长命百岁,所以保健管理的三道防线缺一不可,不能厚此薄彼。前面提到的伙伴,虽然身体素质好、锻炼到位、每年体检,但过于自信依赖于第一、二道防线,对第三道防线发出的风险信号充耳不闻,导致功亏一篑。

 

如果我们进一步将个人保健管理与公司风险管理做类比,或许可以将公司的风险管理看得更为清楚。每个公司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组织基业长青,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中“三道防线”的概念,就是通过充分、及时的预警和应对来有效地防范一个组织免受外来和内在的危险和侵害。 如图2所示,在公司内部,第一道防线是业务部门,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部门,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部门。

 

图片2.png

图2

 

虽然公益组织在运作模式、使命、组织运营及所属的监管环境上与公司存在诸多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同样需要持续运营的实体,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商业公司并无本质的区别;公益组织承载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和期望,在前行中挑战更大。其中原因除了社会的公益大环境亟待改善之外,还有组织架构方面的掣肘,更有专业人才稀缺、专业技术和能力无以为继等诸多原因。

 

在与不同公益组织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抛却诸多的挑战,从业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普遍相对薄弱, 很常见的一种意识就是:本来筹资不易,且花且珍惜,公益组织的管理只要能顺畅运行就好,额外增加的风险控制都是成本。殊不知,具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公益组织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公益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管理

 

在普华永道多年来参与公益组织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良好的风险管控可以有效提升机构的公信力,为其赢得公众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但另一个现实是,目前很多公益慈善组织在组织架构上还没有专设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这就意味着项目、财务、筹款等部门在日常运营中都要提高风险意识,捍卫组织的信誉度,为组织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该将风险管理提到组织管理的日程上来?初创期、发展期、还是成熟期?

 

不得不说,在求生存尚成问题的时候,漫谈完善的风险管控是力不从心的。比如大家都还填不饱肚子的时候,谁也不会有余力每天下班后再去个健身房,也不会想着自己身体没啥症状就去医院做个检查。但是有健康意识的人会注意自己日常的生活规律,少喝酒不吸烟。

 

这就好比虽然组织没有设立专门的风控部门或内审部门,但是在日常的管理中已经将关键的控制了然于胸,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重点关注。这种自省的意识或者观念对于初创期的基金会至关重要,也是为什么很多基金会虽然没有名义上的健全的三道防线,但是步伐走得稳健有力, 顺利完成了生存期,进入发展期。因此,在初创期具有风险管理意识是确保组织顺利过关的关键要素,因为在这个阶段第一道防线往往是组织的唯一防线。

 

相较于初创期的组织,发展期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业务为维持成本数倍增加,这对于维护人员的稳定性、项目的顺利开展、资金流的连续性都会有更大的挑战,因此发展期组织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风险更加不可预测。在这一阶段,如果还是仅仅依靠第一道防线(即业务部门)来把控风险,显然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组织求生存容易,但是求发展却没有成功。


对发展期的组织来说,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风控体系,以此来保证组织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有强健的体制来规避风险。这就类似于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增强了,一般的病症能够抵抗过去,虽然健身和体检导致费用提高,但是看病消费的支出下降,生命和健康更有保障。一舍一得,尽在一念之间。

 

而对于走过初创期、发展期,最终走到了成熟期的公益组织,经过了数年甚至数代的努力,在江湖中傲视群雄又是何等快哉。稳定的团队、清晰的方向、坚定的步伐、呈燎原之势的业务、妇孺皆知的品牌使得风险管理的命题对于成熟的组织来说,已然从被动防守变成了主动出击。从单条防线保平安,到三位一体的综合防线“护驾”;风控部门、内审部门的职责定位和分工更为明晰。而清晰的架构、精细的分工和风险管理战略、实施方案,以及监控机制都需要积极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确保及时洞察并清理潜在的风险,实现组织“金刚罩”“铁布衫”的作用。

 

专业性是公益组织风险管理的基石

 

公益组织治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决定了其在日常决策管理过程中是否会将自身组织所面临的风险作为考量因素之一,而公益组织的运营层和支持层在日常执行过程中是否会严格遵守组织制定的风控措施,则是能否达到风险管理目标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回顾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公益热点事件,不难发现一些事情的发生,可能就是对于风险缺乏了一点点敬畏之心,以及因这份敬畏之心所应采取的应对之道。

 

公益组织的应对之道,是根据自身组织所处的宏观及微观环境(如行业、法律法规、同业竞争者等)及自身的状态(组织结构、业务运营状态、管理模式等)的各方因素分析,得出针对公益组织自身的“风险管理健康状态体检报告”,然后再根据此体检报告有的放矢地制定良方,以实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系统”的目标。



“ 在普华永道参与过的公益组织风险管理案例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家公益机构。这家机构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团队成员或之前经验有限、没有规范化管理的意识,或是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小白。



与此同时,业务流程不明晰,工作过程中随意性很强,系统权限缺乏规范管理,导致流程缺少控制或者执行不到位。由于管理不规范,机构的透明度被相关方质疑,被指责资金筹集的来源和使用缺乏可信度。至此,管理层才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维护机构公信力和品牌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升大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激发了大众的公益意识,促进了公益行业的发展。公益产品的多样化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将公益组织向市场推进。市场生存法则中,专业性是公益组织确立自身公信力、增强透明度的根本。换句话说,要想获得筹款,先要获得公众的信任;要想获得信任,公益组织的自身管理要过硬,就是要建立专业且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根据发展阶段和自身需求设立三道防线,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今天,公益与社会大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公益组织的透明度以及项目的影响力成为其能否立足并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有效的风险管理则是公益组织走向规范化管理、实现自身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

 

新年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愿拥有公益情怀和梦想的我们,能够同时兼备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作者简介:


许春月,普华永道风险控制部门高级经理。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国际内审师。多年海外及国内审计和咨询经验,在财务,审计,风险控制,合规等领域有十余年实践经验,为国企,外企,民企以及NGO多个领域提供过风险控制咨询和审计服务,利用基于风险分析的方案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为客户带来价值。许春月女士还积极组织并参与关于提高公益慈善组织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和沙龙,同时也是普华永道中国针对公益组织风控的资助项目“服务援”和“风控体检资助计划”的重要践行者。联系方式:katie.xu@cn.pwc.com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