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类美育公益项目的价值在哪里?
精选文章
2024-07-08

2024年3月26日,乡村儿童美育网络举办了第19期在线沙龙,围绕“怎样让美育活动人人可参与——以合唱为例”和数百名关注美育公益议题的教师、公益伙伴们一起探讨交流,以此汇聚更多的视角和智慧,促进乡村儿童工作更有效开展。


沙龙的最后,北京七悦公益服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博士后卢玮静老师以研究者的身份,从评估的角度探讨了自己在本次沙龙中的收获,并对各位嘉宾的观点作了简要总结。她向参与沙龙的同行者们分享了自己就合唱美育行动的价值洞察,也对如何生产这样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以下内容由卢玮静的现场录音整理文字编辑而成,转自微信公众号“乡村儿童美网网络”。


01 合唱的三重价值

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美育类项目,该怎么去评估呢?同样是合唱,不同做法,价值是否存在差异?今天探讨的合唱,至少有三个层面的价值。有些价值是与其他的美育或音乐项目相通的,有些价值是合唱独有的。


第一重价值是:放松、愉悦和生命舒展的价值。我们今天聊的很多故事,都关注到当一个孩子或村民进入到合唱中时,他是不是放松自在,生命是一种舒展的状态?


此外我们也关注在合唱中,人是怎么被理解和接纳的。刚才故事中(编者注:指当晚沙龙分享的故事),我们看到特殊孩子在合唱中也能被理解、接纳。你会发现,合唱可以包容和接纳很多不一样的生命个体,这个“接纳”我们不仅看结果,也看“被接纳的过程”。


在“唱出来”和“接纳”中,我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获得了自我的舒展。这是我觉得合唱的价值起点——进入到一个社群里面被接纳。


第二重价值是:合唱建构了一个公共场域。里面又可以细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在合唱中需要先倾听别人是怎么唱的、怎么发声的,需要先去尊重别人,去聆听,去包容。


第二,一个生命个体即使是在合唱中,也是有自我情感表达的,最终指向自我的力量感和自信心。合唱发声的过程是一种身体和整体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不断增强自我力量感,去感受自我与社群的互动和表达,在社群中自我的存在。


第三,合唱是一种合作。合唱非常强调多声部配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那就需要合作精神,大家相互配合,并融合到集体里面,需要大家认同和信任彼此。这是在公共场域中,大家的配合和合作。


最终,合唱形成一个有集体感的共同体,有歌唱的共同目标,有归属感和亲密感,在不同声音复合的过程之中,感觉到彼此生命在呼应,在彼此温暖,在感受对方的生命。所以,第二重价值是合唱建构的公共场域,它分为聆听别人、自我表达与力量感、合作与形成共同体,最后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重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联结的价值。在关系建构维度,可以分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里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可能会与学校课堂上建构的关系不一样,有更多的情感投入、人格的展开和互动

在与外部世界关系上,不管是视频展示,还是舞台表演,都使得外部世界和孩子发生深度交互,让他们在与世界的交互中,在关系建构过程之中形成对自我的把握。

此外,这三重价值背后还有一条暗线——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的塑造。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是人在社会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合作、信任对方等。这些内容不是靠在纸面上看到公共精神这样的词就可以习得的,它是要在一个公共场域中有交往才能形成的。合唱我觉得把这条暗线(培育公共精神)的价值也实现了。


图片

谭清玲老师带领欢乐合唱团参加中国合唱大会暨2023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照片引自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公众号



02 "人人可参与"的合唱——从理念到做法

是不是所有的合唱都能实现培育公共精神这样理想化的价值呢?这就需要回到行动层面去思考,如何通过一套做法去实现“人人可参与”这样的理念和合唱的理想化价值?可以关注这些做法上的分野:


首先,是合唱中人人参与,尤其是特殊孩子的参与。刚才大家都提到了一个共性的做法或理念:所谓的“特殊孩子参与不了合唱”其实是我们的自我设限。“不存在跑不跑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调”——关键是你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把每个孩子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不是我们去框住孩子,而是根据孩子特点去做系统化整合。


在特殊孩子的参与里面,不管是脑瘫孩子跟着大家一起挥手,还是手上挂个摇铃,都是靠我们创造性的设计来实现。这超越了我们过去对能力的认知,例如你必须音要唱得准、必须表现得很好、得有感染力等。合唱不需要有限制,当你有这个意识以后,你就会发现,可以打破一切看似存在的障碍。


再回到健全孩子的参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之前我在朋友圈发了我们今天晚上的活动,好多朋友就说,小时候想加入合唱队,被老师拒绝过。所以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接纳,思考如何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体系之中,如何让他学会聆听、表达和合作


其中,教师是关键技术的承载者。从做法上,我们要关注如何赋能老师,如何让教师以一种轻松和多元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摒弃已有的限制,同时不要把“唱得好”作为目标,把合唱工具化或局限在功能性位置。我们不要给老师设置太高的门槛,让他有畏难情绪。


所以我们要让老师们看到合唱背后的价值理念,即认同“人人可参与”的合唱体系,在共同认同的价值基础上,再去考虑专业化的合唱教学。首先认同所有孩子都有可能参与,然后再考虑怎么去设计、如何参与。在做法层面,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知识生产和经验积累的社群。整体上,老师先要有感知,打破传统和限制,然后再去探索做法。


其次是在过程中,如何促进合作、激活大家内在的表达、情感的流动,如何去发现每个人的价值和每个人的美?这里的做法也是一脉相承的。


图片

孙恒团队与鱼池村村民在创作现场放声歌唱,照片引自同心音乐公社公众号


最后,在评价方式上,也需要打破固化思维。并不是只有唱得足够好、长得足够好看的孩子才能够被挑选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可参与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合唱追求的,不是一个名次或者奖励,而是歌唱本身。在一个县域形成一个节日的氛围,去传递力量、表达快乐,而不是追求排名,追求我是第一名,你是第二名。这也是我们合唱,甚至是美育所期待的——在美育中体验生命流动和照见彼此的美好。在更多县域和乡村,不管是80岁的老爷爷,还是很小的孩子,都可以有这样的生命体验。


这是我今天特别有感触的一个地方,也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正在做的事情——去思考如何让合唱、让美育可以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事情,从理念到做法上做一个开放的探索。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