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缘方树功:陪伴生命 喜悦成长
精选文章
2023-12-06

编者按

11月23日上午,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上,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共同开展了“好项目好在哪儿:项目核心价值的打造和传递”平行论坛。嘉宾与现场近200名观众围绕公益项目的核心价值和项目模式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文为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树功的主旨演讲实录。
图片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树功

大家好!从北京到深圳,仿佛从冬天到了炎热的夏天,充满激情和温暖,谢谢基金会论坛的活动。

重症、临终老人需要心灵呵护

2011年,我去养老院看望做院长的朋友,发现很多老人由于孤独、对死亡的恐惧和纠结而情绪异常,甚至有自杀倾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调查得知,中国有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疾病不能治愈,存活期不长的时候,心里充满恐惧,他们需要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需要医疗上的姑息治疗,身体不疼痛。第二,需要生活上的舒适护理,生活舒适。第三,需要心理支持,缓解情绪。第四,需要社会系统支持,比如遗产、遗嘱等方面的社会服务。第五,需要有一种力量可以陪伴他们面对死亡的恐惧。

前面四方面都有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商业机构提供支持,第五方面是“人的关怀”,古往今来,大部分是由宗教来支持的,欧美主要由医牧(医院牧师)提供支持。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有80%的人有佛教信仰,由佛教团队提供支持。中国大陆只有10%的老人有宗教信仰,由宗教团队提供支持,还有90%的老人没有宗教信仰,由谁来提供支持呢?
面对这个社会需求,希望政府可以帮助他们,政府也特别想提供帮助,但有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政府没有那么多人力提供支持。我又和心理咨询师交流,他们主要解决有意识人群的心理问题,面对临终老人并不是非常专业。后来去养老院的时候,经常会陪陪这些老人,陪伴的过程让我特别震撼:陪伴重症、临终老人,不仅仅是我们在陪伴他们,他们也在用他们的生命陪伴我们,义工们总结了8个字:陪伴生命,喜悦成长
图片
我把这些想法和朋友们分享,大家建议成立一个项目组去服务老人,于是就有了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项目。这个项目2011年启动,到现在走过12年,已经有超过400个组织和团队一起做这个项目。特别感恩南都公益基金会、陶传进老师的团队,帮我们一块梳理,协助我们去反思12年项目历程,反思这个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项目运作过程中我们不变是什么?变的是什么?底层逻辑是什么?

十方缘的坚守

这12年来,有三点是一直没有变的。
首先,十方缘的“为什么”一直没有变。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为了满足重症、临终老人惧怕死亡,需要心理慰藉的需求。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项目要为全国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灵呵护服务,使老人在宁静祥和中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
第二个不变的是“是什么”,老人心灵呵护是以老人为中心,以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为原则,根据同频共振原理,通过爱与陪伴方法与心灵呵护技术的应用,陪伴老人面对死亡的恐惧和孤独的过程。
第三个不变的是目标。目标有三个,第一个,我们要让全国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都能享受到心灵呵护服务;第二个,让老人心灵呵护成为一种职业;最后,每个十方缘人都是弘扬生命关怀文化的引擎,践行孝道文化,把爱和陪伴带回家,让爱和陪伴触手可及。

十方缘的底层逻辑

走过12年,十方缘项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第一个底层逻辑,陪伴的力量。
重症、临终老人有三方面的诉求:面对死亡感到非常孤独;面对死亡感到非常恐惧;当老人对死亡的认知和他的体验不自洽的时候会纠结,他特别想探索死亡是什么。
三种不同的需求有三种不同的方法。面对老人的孤独,通过老人心灵呵护的技术让老人感受到有一个生命在陪伴他们,这种方法叫生命陪伴生命。面对恐惧,通过老人心灵呵护的技术让陪伴者自己平静下来,从而让老人感受到放松和宁静,这种方法叫生命影响生命。面对老人的纠结,我们通过老人心灵呵护的技术让陪伴者放下所有念头,协助老人超越自己认知的局限,探索死亡的本质,这种方法叫生命唤醒生命
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陪伴者如何受益呢?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吃喝拉撒睡,除了马斯洛所说的五大需求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想弄明白:我活着到底为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到底是谁?这些问题的思索不是每个人当下就能想明白的。
有的人,比如老子,生下来就明白了,是生而知之;有的人,比如孔子,到30岁通过学习觉悟了,是学而知之;有的人是遇到大难不死,突然领悟到了,这叫难而知之;而99%的人都是到生命最后一刻才突然明白,我这一生到底是如何度过的。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陪伴者去陪伴这些临终老人的时候,就仿佛体验到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最后阶段,你突然感受到自己的一生真正需要什么。所以,不仅仅是我们在陪伴老人,老人也用他的生命在启迪我们,让我们重新认知生命,让自己生命活得更精彩。
所以陪伴是有力量的,老人和陪伴者通过陪伴相互增能,临终老人获得生物性的陪伴、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力量,陪伴者陪而知之,因陪伴而增能,在陪伴过程中直面死亡的冲击而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当双方都不再带有任何功利性或功能性的诉求,在共同面对生死中双方达到精神上的互惠、深层互动和共鸣,回到最根本、最本源的生命层面,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相互的存在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可贵。
第二个底层逻辑,清晰完善老人心灵呵护的理论、理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养猫养狗,为什么?忙了一天以后,到家撸撸猫、撸撸狗,一下就放松了。因为猫和狗,包括三、四岁的孩子,常处在宁静祥和的高频能量状态,我们忙了一天很劳累和焦虑,处于低频能量状态,高频和低频在一起,会共同慢慢形成宁静祥和的高频能量状态,这就是同频共振现象。
我们在陪伴老人的时候也是一样,老人对死亡非常恐惧的时候,你去告诉老人“你不要怕死”,老人会说:“你自己也没死过,凭什么叫我不怕死?”
作为陪伴者最关键的是让自己成为宁静祥和的状态,这样才有可能让老人达到宁静祥和状态的。
其次,以老人为中心的爱与陪伴。什么是爱?爱不仅仅是付出和给予,还是接纳和包容,是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本来的样子。什么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就是宁静祥和,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的无念状态。如何做到呢?就是爱与陪伴。
第三,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尊重的,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看见的,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如何做到呢?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我们简称“三不”原则,不仅仅是陪伴老人要“三不”,更是在陪伴老人过程中对自己的念头、想法、情绪要“三不”,最后要把“三不”的概念放下,才是真正的“三不”。
图片
我们真正服务一个老人,光靠理念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技术。在全世界老人心灵呵护领域,总共有480多种技术。我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其中108种比较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理念,对中国老人来讲比较有效。后来我们把这108种技术进行优化和简化,总结为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十大技术。
每个人陪伴生命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喜欢目光交流,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就用祥和注视技术,首先把自己调整成宁静祥和的状态,其次用你的目光注视老人,第三用你的目光反观自己,第四把目光放下……通过10个步骤去完成一个技术的使用,有完整的逻辑和完整的SOP支持,任何人都可以操作。有的人喜欢唱歌,我们就用音乐沟通技术,通过音乐沟通,让音乐和自己融为一体。还有人说,我真的不善于交际,能不能有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三不”技术,不停地对自己说“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提示自己放下思维,与生命交流。
第三个底层逻辑,知识管理。
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迭代,为了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整积累下来,我们做了一个知识管理体系,把这12年的知识全部沉淀下来,放在网络上,这样,后来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得相关资料。我们总结成教科书《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案例集,把所有要执行的方法和技术做成老人心灵呵护团队标准和行业标准,有相应的体系,这样任何人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很方便地取用。
第四个底层逻辑,构建陪伴十方缘义工(志愿者)成长体系。
十方缘的义工(志愿者)是项目的核心实施者。我们把义工分成五个星级,每一级都负责不同的工作,便于义工一步步地学习,最终可以成为独立服务老人的人。
从一星到五星,有十个培训模块,每个模块3天时间。每一级进阶需要理论学习和实践考试,通过率10%左右。一星义工学习践行爱与陪伴的理念,二星义工学习践行老人心灵呵护方法和技术,三星义工独立服务老人,四星义工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团队,五星义工可以去讲十方缘所有的课程。其他没有进级的人,虽然还不能独立陪伴老人,但他们学会了方法,可以照顾自己家的老人。
第五个底层逻辑,构建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服务老人,通常2-3名义工陪伴一位老人,经验和等级搭配,一星义工观摩、二星和三星义工相互合作,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新老义工之间的学习带动。通过机制保证服务质量,服务的过程分解为100多个可控制点,陪伴老人流程从服务的前一天开始,服务前一小时,义工(志愿者)要静下心来,陪伴完老人后复盘、分享、点评、现场培训,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十方缘的发展与展望

12年来,我们从几个人,到联合400多家团队一起服务老人,中间变化的是什么呢?为了支持项目更好地发展,组织形式、生态支持系统一直在变化。
图片
十方缘的发展历程:2010年是一个人在做,2011年是团队在做,到2012年成立了民非组织;2013年根据项目需求,把所有的技术进行优化;2014年为了保证质量,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SOP服务过程;2015年成立了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为更多的组织提供募款的平台;2016年成立行业协会,制定了《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团队标准》,建立了服务信息平台;2017年开发了微视频教学产品;2018年,我们把这个技术赋能到养老、家政、医疗行业的职业培训中;2019年,整合了“爱与陪伴一堂课”,走入社区和学校,让年轻人都学会这个方法服务家里的老人。
2020年遇到疫情,我们把线下的服务模式开发成网络服务模式,这样通过网络可以服务农村和海外华人地区的老人;2021年,我们开始了政策倡导探索活动,在中国公益研究院的指导下,完成将重症、临终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纳入医保长期照护险报销名录研究报告;2022年,我们又意识到光靠义工支持不够,还需要更多职业人的加入,所以开始了职业技能的培训,目前培训了1000多人;到2023年,我们开始了学科的探索、行动的研究,学科教材正式发行出版。我们现在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老人可以上线接受服务,义工也是每天在网上服务,明年,除了线下服务,计划提供全国线上服务,任何有需求的老人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服务。
12年来,项目最大的社会价值是动员了千千万万人践行孝道文化,不论是谁,参与项目多长时间,学会了陪伴技术,就可以把陪伴技术带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亲人。其次,在过程中弘扬了志愿服务的精神。第三,服务老人,其实是我们跟老人之间彼此的心灵呵护,真正成就了我们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最后,我们真的要服务好老人,首先要训练自己成为宁静祥和的状态,自心安则老人安,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社会安则国家安,国家安则世界安,生命的祥和从我做起。
走过12年,我感受到要做好一个项目,不仅仅有不变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还要有支持系统(发展的底层逻辑),更要有变的部分,不停地创新迭代,持续改善,更好服务每一个生命,让每个生命都可以在爱中行走,在爱中回家。
谢谢大家!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
Baidu
map